在线备课
收藏:9 摘录:0 浏览量:9673

课前准备

教学目的

1、知晓借物喻人的含义;

2、明了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的步骤;

3、尝试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作文;

      4、总结归纳借物喻人手法作文的方法。


教学重难点

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:

收集积累运用借物喻人手法的作文。


教学工具

电子白板软件、PPT、录屏软件


课中

教学过程

一、入题导入:

借物喻人,飞扬想像。写作手法的妙用能让作文熠熠生辉。这节课的内容是: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。

本节课分为四个板块,分别是“知晓定义”“明确步骤”“提升演练”“总结归纳”。

二、知晓定义:

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借物喻人的含义:

龚自珍在《己亥杂诗》中写道: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”,诗人以落花为喻,表明自己的心志:自己虽然辞官,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。

这种写法就是借物喻人。借助某一事物的特点,来比喻人的某种品格。

三、明确步骤:

如果在作文中我们也能借鉴借物喻人的手法,那么我们的作文必然会写得文采斐然,美不胜收了。下面我们来看看,如何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。

一共有三步:

第一步:是关于人的,确定写作对象,确定要描写的品质。

我们刻画一个人,最主要的是写出他的精神品质。所以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之前,我们必须先确定要描写的品质是什么。比如:坚持不懈。

第二步:是关于物的,寻找对应的事物。

这个事物要能表现出写作对象相应的性格品质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,不同的事物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精神品格,我们不妨来看一看:

用兰花比喻品质高洁的老师。兰花被誉为“花中君子”。高洁淡雅的花朵;沁人心脾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。有诗云:我爱幽兰异众芳,不将颜色媚春阳。西风寒露深林下,任是无人也自香。

用荷花比喻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。炎炎夏日,荷花立地顶天,不需荷叶的呵护,独挡火辣的阳光。在污浊的泥水中,洁身不染,独享高洁。

用梅花比喻坚忍不拔的勇士。百花凋谢之时,唯有梅花傲雪怒放,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,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。

比喻有高风亮节志士。虚竹,无论狂风暴雨,还是寒冬酷暑,无论生长在平地还是山间...那饱经风霜而又瘦弱的身躯临风傲雪,宁折不弯。

那么,用什么事物表示坚持不懈的品质呢?我们不要局限于动物或植物,广袤的大自然也是我们写作的大宝库。成语滴水穿石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,我们就用水滴来表示坚持不懈的品质吧。

第三步:就是喻,用比喻的形式描写和议论。

我们试着围绕“坚持不懈”的品质来写一个人。

我们可以这样写:

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,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,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。他的画室里挂着用以自勉的条幅:“不教一日闲过。”就是到了晚年,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,每天都撒下一滴滴勤奋的汗水。

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,滴水穿透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技巧上的顽石,最终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!

四、提升演练:

这样我们就已经学会使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了,但是写作的艺术之路永无止境,我们下面就来提升演练一下。

首先欣赏一段歌词:(插入歌曲)

老师窗前有一盆米兰,小小的黄花藏在绿叶间,它不是为了争春才开花,默默的把芳香洒满人心田。

啊,米兰! 像我们敬爱的老师。我爱老师,就像爱米兰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--《米兰花》

这段歌词语言优美,深情款款。我们来看看歌词作者是如何做到的?

第一段充分写出物的特点和品质,还使用了拟人手法;

第二段用比喻将人和物联系起来写,充分抒情。

好了,现在到了同学们一展身手的时候了。让我们小试牛刀写一个片段,来歌颂你喜欢的老师。先选取一种花,然后用花来比喻老师,写出老师的和蔼可亲等品质。

自己动手写一写吧!

写好后,让我们来看一段范文:

最是梨花飘香时

春水初生,春林初盛,春风十里,不如你。

同你一样,你在批改作业时会散发出吸引人的芬芳;你在教导学生们时嘴角那一抹笑意也散发着丝丝缕缕的芬芳,似乎有着独特的魅力。你在走进教室的那一刻,同学们仿佛进入了花田,享受着这美丽的芬芳。

在春暖花开的季节,梨花开了,我又见到你了,你就是那梨花,芬芳着我,滋润着我。

教师点评:这段范文将老师比作芬芳的梨花,滋润着学生的心田,唯美动人,引人入胜。

五、总结归纳:

接下来,我们总结归纳一下借物喻人的写法:

首先,确定人物的思想品质;

然后,寻找相应事物,并通过描写显示其特征;

最后,使用比喻或者拟人的方式,将人和物联系起来写。

六、妙笔生花:

好了,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

课堂板书

课堂练习

即将发布

课后作业

在课后,请你以“师生情”为话题,尝试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一个片段吧。

学生评价

课后小结

教学小结

本节微课的教学亮点在于教学目标明确,教学重难点突出,能够整合多方面的教学素材,使语文微课堂的教学得到更大限度的优化。学生学习兴趣盎然,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,以教师为主导,学生为主体,兼有多媒体技术支持辅导。有效达成既设教学目标,成功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热爱与兴趣。

具体体现在:

1、音画再现,引人入胜。

教师将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,使语言文字兼备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。精美的配图、动态的诗文、动人的歌曲、深情的朗诵,教师将素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下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。

2、脉络清晰,循序解读。

在引导分析过程中,教师注重引导,关注学生的思考,内容的剖析上由浅入深,循序渐进,体现出生成性、动态性、灵活性的特点。整堂课条理清晰而内容丰富,又不失趣味。

3、亦教亦学,相得益彰。

教师语言明快,因思善导,引导学生进行场景联想,课堂不乏生动性、趣味性。师生教与学的活动自然融为一体,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得以潜移默化地彰显,学习兴趣异常浓厚,师生的双边活动相得益彰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。

齐乐融融,齐学融融。

当然,课堂教学艺术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课程,课堂过程中总是存在着遗憾,这也正是我努力的方向,下次起航的目标。

诚然,为我们心中的语文梦继续前行。


作者信息

zhurui1982

朱锐,

  • 课件

    1

  • 协同

    0

  • 摘录

    0

浏览评价

  • 李航梁 2017年12月07日

    sacsa

  • 姜老师 2017年04月18日

    教案和微课制作花了心思,收藏学习。

  • 点击加载更多
第一课时